



崇文講堂第一百一十二期
一語形態(tài)學類型對二語語素意識的影響
時間:2025年3月25日16:00
地點:C5四樓會議室
本期講授人: 吳兆紅
講授人簡介:
吳兆紅,博士,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。研究方向為心理語言學和二語習得,主持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,出版專著1部,論文發(fā)表在Bilingualism: Language and Cognition,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, Language and Speech, Lingua等國外SSCI期刊。
主要講授內(nèi)容與簡介:
以往的雙語兒童研究顯示,一語和二語的語素意識有顯著的相關性,并且一個語言的語素意識對另一個語言的閱讀表現(xiàn)有獨特的貢獻,這顯示了跨語言影響。但是,鮮有研究比較來自不同的形態(tài)學類型的一語背景的高級成人二語學習者的目標語語素意識,并且也鮮有研究比較母語者與來自一個形態(tài)學更復雜的一語背景的二語學習者的目標語語素意識。本研究填補了此空白,比較了英語(分析語)母語者和兩組不同形態(tài)學類型的一語背景的二語英語學習者:土耳其語(黏著語)和漢語(孤立語)。本研究通過一系列的任務來評估受試的語素意識,包括派生任務、詞綴選擇的真詞和假詞任務、語素相關性任務、以及后綴排序任務。研究結果顯示了母語形態(tài)學類型對二語語素意識的顯著影響。在考慮二語水平的情況下,土耳其語組在派生任務、語素相關性任務和后綴排序任務上的表現(xiàn)明顯優(yōu)于漢語組。更重要的是,即使在不考慮英語水平的情況下,土耳其組在語素相關性任務中的表現(xiàn)也明顯優(yōu)于英語母語組。該結果對有關雙語詞匯表征的二語習得理論有一定的啟示。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出防范比較謬誤的必要性,強調了母語經(jīng)驗對二語形態(tài)知識習得的影響。